" />
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0-09-01 16:43 熱度:
【摘要】針對深圳地鐵5號線布心站的基坑長、工期緊、開挖風險大等問題,為減少基坑變形,確保基坑及周邊環境的安全和穩定,在施工過程中進行質量控制及采取了一系列技術措施。監測結果表明,基坑圍護墻體的位移值、周邊環境的冗降變形均控制在設計要求之內。
【關鍵詞】地鐵車站;深基坑;過程控制;沉降;監測
一、 工程概況
深圳地鐵5號線布心站位于羅湖區東曉路心怡花園西一帶,所在地區為臺地間谷地,地形總體較平緩,地面高程28.12m~34.98m。車站北端圍護樁都在住宅小區內,地勢高于東曉路約1.5~6m。線路右側為一致春曉苑,地勢平坦,線路左側為心怡花園,地勢較陡,北高南低。車站呈“一”字形布置,南北走向,標準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起止里程為DK34+795.653~DK35+039.153,總長為243.5m,總建筑面積為10458m2,共設4個出入口,1個安全出口,2組風亭。
二、 工程地質條件及周邊環境
2.1地質條件
本場地地質構造較簡單,勘察未發現斷層,基巖中發育有構造節理,構造穩定性較好。車站范圍內上覆第四系人工堆積層(Q4ml)、沖洪積層(Q4al+pl)、坡積層(Q3dl)、殘積層(Qel),下伏震旦系混合巖(Z)。
本站孔隙水主要賦存在沖洪積砂類土、殘積砂質粘性土、全風化混合巖中,基巖裂隙水賦存于強風化及中風化混合巖中。地下水的排泄途徑主要是蒸發。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地下水總的徑流方向為由北向南。勘察期間穩定地下水位埋深2.00~9.20m,水位高程24.02~30.82m。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無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不具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
2.2周邊環境
施工場地處于東曉路上,并且是密集居民區,存在擾民和民擾問題,其中太白居、海鷹大廈和深圳瓊膠公司的交通疏導難度比較大。地下管線眾多,改移難度大,東湖路與東曉路的“十”字路口采用鋼便橋進行分期交通疏導施工,對工期進度具有一定的制約。
地下管線沿東曉路和東湖路縱橫交錯,管線埋深0.3~3.0m不等,橫跨基坑懸吊保護的有2100mm*1400雨水箱涵改為3根1000mm焊接鋼管,1根500mm給水管,5根高壓電纜。北端平行基坑懸掛在圍護結構內側:1根600mm焊接鋼管。南端橫跨基坑有1根200mm給水管、1根500mm雨水管。
三、施工過程防沉降措施
3.1地連墻邊三排袖閥管注漿封閉成環
土方開挖采用人工分層、分部對稱開挖,每步開挖的深度不得超挖,中間部分始終超前1m,設臨時集水坑,由潛水泵將積水及時抽出。主體圍護結構采用地下連續墻,連續墻各槽段間接頭用工字鋼方式進行聯接,二次成槽沖孔時,沖頭側面設置鐵刷清理干凈接頭位置的泥漿和混凝土,確保地下連續墻的防水性能,同時在接頭處設旋噴樁加強止水。基坑土方開挖后對滲漏部位及時注漿堵漏,從圍護結構開始嚴把車站地下防水的第一道關。
地下連續墻施工采用跳槽施工,土層采用液壓抓斗槽壁機成槽,入巖段采用沖擊鉆成槽。槽段開挖時制備優質膨潤土作泥漿護壁,過控制泥漿的性能指標,減少成槽過程中的可能發生的塌方。鋼筋籠吊裝采用一臺履帶式起重機和一臺汽車吊整體吊裝,雙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為防止地墻成槽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塌方和減小開挖階段坑內外水頭壓力,進而減少混凝土充盈系數和防止接縫漏水,考慮基坑開挖時地下連續墻在外側土壓力作用下會向內位移和變形,為確保后期基坑結構的凈空符合要求,地下連續墻施工時中心軸線需外放10cm。連續墻槽段間采用工字鋼接口。針對布心站施工場地狹小,管線改移和房屋拆遷難度較大,施工作業面需分階段提供的具體情況,成立連續墻專業施工隊,安排一臺槽壁機進場施工。
為隔離坑外地下水,采取在地連墻腳進行袖閥管注漿形成止水帷幕,防止基坑外地下水從圍護結構底流入基坑內,土方開挖最后一個臺階(約4m)土體不開挖,在此臺階沿兩側地連墻方向及兩端頭布置4排Φ48袖閥管進行注漿,緊靠地連墻邊形成截水帷幕,形成封閉。漿液為水泥水玻璃漿液,孔距1.0×1.0米(梅花形布置),孔深14m,注漿深度10m,抗拔樁下4.5m。
3.2鋪墊層封閉基坑,接地網開槽鋪設
做好地基處理防水工作,在破碎帶采用壓力注漿固結地層密封防水,其余地段地基處理完后及時鋪設快凝性混凝土墊層封水。
3.3采取“明溝+集水井”排水;
經專家分析要求采取設明溝排水至集水坑,再抽水,保證開挖機械及基底操作人員安全。在K34+843.393~K34+938.393(7~19軸)設計有抗拔樁,設計樁長5.5m(基本與地連墻底同高),采用人工挖孔施工。由于不能井點降水,布心站基坑(7~19軸)采取明溝排水,設止水帷幕防止基坑外水進入基坑原則,保證基坑內作業環境達到要求。1~7軸基坑是中風化巖層,采取明溝排水。
為防止地表雨水沖刷基坑,造成坍方,在基坑開挖前基坑四周地面設排水明溝,同時設置集水井,讓地表水集中排向下水管道。
3.4增加鋼支撐,減小基坑內部收斂;
基坑土石方按“豎向分層、縱向分段、逐層開挖、逐層支護”的方式進行施工。采用挖掘機分層開挖,開挖到鋼支撐下500mm時停止開挖,及時架設鋼管支撐并施加軸力后,再進行下一層的開挖。
第一道支撐為800mm*900mm的C30混凝土支撐,水平間距為9000mm。砼支撐采用組合鋼模板,現場綁扎鋼筋,商品混凝土運至現場澆筑,插入式振搗器搗固密實,灑水養護。連續墻及排樁橫向支撐采用φ600mm,t=16mm的鋼管。鋼管沿深度方向設置2道,縱向間距約3m。
開挖過程中發現坑壁漏水嚴重,坑壁存在坍塌的可能時,必須立即停止開挖,并用土袋回填穩定坑壁,必要時插板護壁、加設型鋼支撐、全斷面回填、噴射混凝土封閉掌子面,以確保豎井的安全,然后采取注雙液漿堵漏、超前小導管注漿加固等有效止水措施,并確認坑壁穩定后再繼續開挖。
豎井開挖期間,地面沉降、土體側向位移、井口水平位移、地下水位、鄰近建筑物變形監測至少每天一次,必要時增加監測頻率。必要時減少型鋼支撐步距,縮小周邊每部開挖的范圍,以減少循環作業時間和井壁土體的暴露時間,確保每步施工安全、快速,將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3.5優化抗拔樁的布置,減少數量和深度。
為確保周邊房屋安全,防止失水導致房屋沉降,在抗拔樁地段(7~19軸),為隔離坑外地下水,采取在地連墻腳進行袖閥管注漿形成止水帷幕,漿液為水泥水玻璃漿液,孔距1.0×1.0米(梅花形布置),孔深14m,注漿深度10m,抗拔樁下4.5m。布心站基坑底加固采用袖閥管灌漿技術,縱向間距1m,橫向布置四根,平均注漿深度10m。注漿范圍為K34+843.393~K34+938.393(7~19軸)約95m。
注漿管內壁光滑,接頭有螺扣,端頭有斜口,外壁有加強筋以提高其抗折強度。注漿管分A、B兩種,A種注漿管上未開設溢漿孔,B種注漿管上開有8mm的溢漿孔6個,在B種注漿管有孔部位外面緊緊地套著抗爆破壓力為4.5MPa的橡膠套,橡膠套覆蓋著溢漿孔,這樣,注漿時,漿液可以通過溢漿孔進入地層,而地層中的水和顆粒難以進入注漿管中,從而達到注漿管的單向閥作用。
3.6增加水位觀測和回灌井。
值班人員保證降水連續進行,并做好水位觀測記錄,及時分析降水效果,以便調整水泵工作壓力和水井布局,確保基坑降水達到預期效果。根據區域地面沉降量的大小,水位下降值的大小,來確定回灌井的數量與分布,水位下降值大或地面沉降量大要多布設,反之少布設。
3.7建筑物、地表跟蹤補償性注漿。
在機械頂管施工前,采用分段前進式鉆孔注漿對其影響范圍內土體進行注漿加固,分段前進式注漿確保了漿液擴散,有效地對土體進行了加固;由于連續強降雨的原因,道床左側監測點沉降較大,通過地表跟蹤補償注漿,充分補償了因為土體流失產生的地層損失,有效地防止了進一步的沉降。
通過超前注漿加固土體及地表動態補償注漿相結合施工技術有效地控制了沉降和周邊地層沉降,確保了結構的安全。
四、工程監測效果
基坑開挖過程中,必須保證支護結構的穩定性,以確保基坑施工安全,從而不危及基坑周邊建筑物和既有構筑物、地下管線等。為此施工過程中必須采取相應的監控保護措施。目前周邊建筑物、地表沉降穩定,除金河宏發沉降達63mm,其余全部控制在設計控制值30mm以內。
參考文獻:
[1]王紹君,劉宗仁,楊紹鎮.鄰近深基坑建筑物沉降的施工控制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07,(02)
[2]殷雷.深基坑工程周邊建筑物沉降變形及控制探討[J].科學大眾,2008,(12).
[3]苗志春,熊楚炎.軟土地區深基坑施工對周邊淺基礎建筑物的影響與對策[J].浙江建筑,2007,(10).
[4]謝愛國,李正全.深基坑工程周邊建筑物沉降的控制[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8,(01).
[5]翟淵博,趙偉,黃香山.不均勻沉降對高層建筑的危害分析及治理研究[J].陜西建筑,2007,(11).
[6]申俊紅,郭曉輝.高層建筑物沉降變形監測實踐[J].中州大學學報,2006,(03).
文章標題:淺談深基坑開挖建筑物沉降控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wangshangbanli.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343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wangshangbanli.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